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及笄礼上 (第1/2页)
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及笄礼(上)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及笄礼(上) 京城到盛京的距离,即便比不上下江南那么远,实际上也不算近,一千三百余里。 一路都是官道,逢三十里就有小驿,百二十里大驿。 曹颙与伊都立又是之交好友,两人到一起有话说的,倒是并不觉得难熬。 只是两人养尊处优惯了,有些吃不得风吹日晒苦,骑了两天马,就在途中雇了马车。 如此一来,相处的时间又多了些,两人就琢磨起此行差事。 曹颙在江南时就见识过水患,那真真是天灾无情,因此对这份差事很是精心。即便人还没到盛京,可就辽河防洪的方案,已经拟了几种出来。 伊都立虽是做了副手,可并不在意,也将盛京周边驻防八旗的情形,对曹颙仔细说了,供他参考。 辽河众多支流,分东辽河、西辽河、浑河、太子河四大支流水域,与大辽河干流水域。 西辽河除了部分水源在直隶,其他大部分在内科尔沁部,那里百姓还逐水草而居,游牧为生。 东辽河靠近吉林乌拉,那边封山封林,土地多属于内务府名下,地广人稀,但是也无需太担心。 浑河、太子河、大辽河,却像个大树枝,将盛京围绕其中。 虽说曹颙与伊都立两人都觉得可以将防洪重点,放在盛京周边。 可两人的侧重点,却多有不同。 伊都立觉得,应该是护城为主,重点关注盛京最近的河道。 曹颙则认为,当侧重盛京屯田那一片,减免庄家损失。 毕竟,今年南方十有是大涝之年,东北的屯田数目也不小。确保这一季收成,若是明年京城粮食短缺,也可以运粮南下。 待两人说出心中思量,剩下的就是面面相觑,最后两人都露出苦笑。 倒不是想要说服对方,曹颙的思量是从大局出发;伊都立所偏重的,也没有错,毕竟他们两个尚书出关,最主要的就是保盛京太平。 曹颙不是愣头青,自不会喊着“为国为民”的大道理去忤逆君王;伊都立也不是黑心肠的,只顾自己差事好看,不顾百姓死活。 如此一来,屯田要保,盛京也要护着,可汛期降至。 两人再也惬意不起来,都觉得肩上沉甸甸的,恨不得立时飞到盛京,开始着手准备。 每天在路上的时间也加长,一路颠簸,终于在五月二十九这天,一行人终于到了盛京… 京城,曹府新宅。 狮子院停了不少车轿,狮子院东西的排房里,坐满了各府shì候主子出行的管事、护卫。 都是曹府的姻亲,又都是shì候主子出行的,平素大家伙也多能碰头,多是认识的。 纵是如此,大家寒暄、闲话,也都是天气不错,吃吃喝喝这一套,没有人敢说主子的闲话。 倒是隔壁的几个小厮,到底年岁小,少不得嘀嘀咕咕说上几句。 这个道:“怎么瞧着比月初那次来客还多了?除了表姑娘的生辰外,大舅爷家还有其他喜事不成?” 这个当是几位姑奶奶家的小厮。 那个回道:“头回是家宴,除了本家,就只有几个姑奶奶回门暖房;今日却是不同,大姑娘及笄,太妃娘娘都过来了…庄王府的福晋也来了…” 这个不是东府的,就是左住、左成那边的。 另一个小厮道:“曹家大姑娘及笄,接着就要备嫁,都说稻香村是曹家大夫人的陪嫁,那会不会随着曹家大姑娘出门子…” 这个是外客带来的小厮了… 福源堂,上房。 屋子里花团锦簇,处处都是胭脂香。 密太妃坐在上首,李氏陪坐在一旁,其他庄亲王福晋、平亲王福晋、裕亲王福晋、淳王府几位阿哥夫人、曹颖、曹颐姐妹等女客,分左右坐了。 兆佳氏也在,位置在庄亲王福晋之下,平、裕亲王福晋之上。 她的腰板挺得直直的,瞥了下首的平亲王福晋,心中很是得意。 她虽是婶子,可自打曹佳氏成了福晋,亲戚见面,也只能叙国礼。 曹寅夫妇还好,生身父母,还能与福晋女儿叙叙家里;她这个隔房婶子,只有恭恭敬敬地。 现下,她女儿也成了亲王福晋,自己又封了诰命,身份已经非同一般。 难道在她的福晋闺女面前,大家还要叙国礼? 得意之间,看到陪坐末尾的长女曹颖,兆佳氏又觉得意兴阑珊。 即便这些贵人“叙家礼”也是在李氏面前,因着李氏的身份。真要在她面前托大,才是失了规矩。 自己只是顺带的,座位挪高了,并没有让人高看… 看着几位福晋、夫人,都迎合密太妃说笑,曹颖却跟木头人似的坐在后边,兆佳氏心里很不痛快,不由地埋怨起春华。 想着老四媳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