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立重生于康熙末 (第1/2页)
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立身正 从兰院上房出来.曹yóng便看到廊下站着的妻子。 他回了下头,忘了下放下的竹帘,而后冲妻子点点头,没有言语,踏步出了兰院。 初瑜默默跟在丈夫身后,直待出了兰院,方低声说道:“老爷是不是老太太恼了,天慧的亲事,还是提的早了,还是当等老太太回京再议才是...,. 她放在虽站在廊下,可丫鬟婆子看着,总不能近到窗下去听婆婆与丈夫的墙角。 因此,她听得并不真切,可隐隐地也听到“糊弄,,、“媳妇,,、 “婆婆,,的字眼。 之前他们夫妇两个相看舒赫德,并非是忘了出京的李氏。 而是因李氏这些年很少过问家务,对于天慧的婚配,除了早年有意将天慧说给福秀之外,并没有说过其他话。 可老人家鼻不插手长孙女的亲事,可心里也牵挂吧? 所以前几日,听自己提及天慧亲事,婆母的反应那么冷淡曹yóng听了妻子的话,脚步缓了缓,道:“与这个想干系也不想干系,总之是我的过错。,. 初瑜虽心中疑惑,可路上也不是说话的地界,夫妻两个便沉默地回了梧桐苑。 曹yóng心里虽沉甸甸的,但看到妻子脸上的不安,便打发丫鬟下去,道:“是我的不是,只是想着自家女儿交贵,能少吃些苦头当然好大学士府门户再相当,舒赫德人才再好,可确实也因没有父母这一条让我多青睐几分咱们这样的人家,即便再舍不得女儿,也没有召婿进门的道理赘婿又向来为世人不耻,真正有心气的男儿谁会甘心为赘婿?我寻思着,舒赫德祖父年迈,叔叔又不成才若是做亲.往后长辈这块还是多赖妻族,定不会怠慢天慧却是看得短浅,只想着闺女顺心如意,忘了儿子这边我虽自sī凉薄了些,却不愿孩子们随了我…,. 初瑜听了依旧迷糊。 舒赫德这个女婿不好?关儿子们什么事?老太太sī下教训儿子,到底是为何缘故。 曹yóng正反省自己的过失懒得多言,说了这一句,便闭口不语。 初瑜便按住心下疑惑,服shì丈夫更衣不提。 用罢晚饭曹yóng的精神缓过来一些,便对妻子多解释了几句。 当然加加减减将婆媳之类的敏感字句去,只说了在这门亲事上,自己立心不正,被太太发现,担心孩子们有样学样,给教导一番。 初瑜心中,虽对婆婆的说法有所异议,可晓得丈夫事母至孝.便道:“到底是老太太想的周全,,曹yóng点点头,道:“除了这个之外怕是老太太多少有些心气我当时只是想着不用老太太cao心,却忘了人老了孤单,容易多思多想。 咱们在她没回来前,就定好了人选老人家也有些不痛快。明儿开始,你带天慧多在兰院转转。若是老太太甩脸色你也不要往心里去…看到老太太年岁渐高的份上,多担待吧,. 次日,曹yóng去衙署前,就交代妻子,使人去章佳宅与汗王府,让孩子们晚上回来吃饭。 初瑜晓得,这定是与昨晚的事情有关的。早在老太太回京当日. 孩子们便过府请安。 初瑜应完,想起左成之妻朱氏在孕期,道:“朱氏产期将至,前几日老太太回来时也来请过安,. 曹yóng点头道:“让她在家养胎,不必过来,,到了户部,曹yóng就留心查看江南几省历年的赋税减免卷宗。 昨晚李氏告诫他“立身要正,.,使得他很是警醒,不单单是家事上,还有在公务上。 他虽不贪墨,平素也算勤勉,可却没有寻常蒋坚那种士大夫的报国之心。在官场上,他谨慎小心,更多的是做个看客。 平素不觉得,只想着“伴君如伴虎,.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:可仔细思量,却还真的正不起来。 他这点小心思,也经不起推敲。 可只有“立身正,.,才能诸邪退散。 他手上,虽没有江南水文记录,可是比照着近三十年,江南因水患减免赋税的府县,便也能知晓那里容易大涝。 两江还好些,赋税重头本不在粮食上,湖广这边形式却不好。 不仅仅是影响赋税,要是水情控制不住,淹没良田,将直接影响漕粮。 京城直隶的大米,全赖漕粮督运。 直隶虽也推广了稻田,可对于京畿供应来说,却是不够用的。 京仓里囤的不是一年的稻米,单单一年水患,还不会让京城官员百姓饿肚子,带来的麻烦,不过是民间粮价上扬,也是比较容易抑制之事。 唯一需要留意的是,地方官仓是否有粮。 水患大了,沿江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