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三百零九章新尚书 (第1/2页)
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新尚书 伊都立升任兵部尚书,不仅曹*意外,连十三阿哥与十六啊哥都吃了一惊。 虽说外放这两年,他先是巡抚,后挂了总督衔,可政绩平平,实没什么可称赞的。若说长*,大概就是不贪墨不钻营又正值壮年。 其实,到了督抚这个品级,只要不太贪心,官场上的人情孝敬也能攒下一副丰厚家底。 那些依旧不满足,继续伸手的,无非是野心与贪心两条。 野心是指想要用金银做敲门砖在官场上再进一步,贪心的则是想着自己不缺,儿别、曾别呢? 人心如此,欲壑难填。 倒在督抚任上的地方大员,绝不是一个两个。 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大姓,伊都立又出身家族嫡系,家资富饶:母亲是八旗贵女,嫁妆丰厚。伊都立是富贵乡里养大的,又不缺银子,自然不屑像其他地方官那样刮地皮。 他连襟是十三阿哥,是〖总〗理王大臣,除了皇上,朝堂上第一人。 这使得伊都立没必要像其他督抚那样,安排族人子弟在京中钻营,呼应地方,除了更好的了解朝廷动态外,也有防范小人谗言之意。 至于他与十三阿哥之间,不仅是连襟,还做了亲家,让他怀着攀附心思去巴结十三阿哥,他也放不下身段。 毕竟,论尊卑的话,从身份上说十三阿哥是尊,伊都立是卑;从亲戚辈分上说,他的辈分在十三阿哥前。 虽说伊都立政务平平,可也算勤勉,没有出过什么纰漏,加上不贪墨、不钻营这两条又得了圣心,早已被雍正留意上。 这回用伊都立取代曹颙升任兵部尚书,雍正也是经过一番思虑。 他晓得十三阿哥的性子,最是想着避嫌这些。 若是同他商议”他定会以伊都立考评平平为名,另举人选。因此,雍正便直接下了旨意给张廷玉,直接将伊都立升调消息公之于众。 十三阿哥意外虽意外,可也无可奈何。 皇上金口玉言,既是御旨都下了”也没有更改的余地。 他有些为曹颙惋惜,又隐隐地有种猜测。 早先皇上定下曹颙为兵部尚书的意思已经确凿”若说有什么原因会引起这番变动,那就是曹*的患病卧netbsp;十三阿哥有自己的消息来源,曹*的病症与处方对他来说并不是秘霉。 旁人不知道,他却是晓得,自己这个皇帝哥哥若是厌了哪个的时候绝情的怕人,要是对哪个上心的时候也是待人掏心掏肺。 只是不知这番体恤”是因曹颙的缘故,还是因看在李氏情面的缘教… 内务府衙署,十六阿哥坐在那里,也是一会儿皱眉,一会儿又“嘿嘿”笑两声。 或许落在旁人眼中,曹颇因病丢了调任兵部尚书的机会是憾事,十六阿哥却不这么认为。 曹颐的年岁在那里摆着,早两年做掌部尚书是好事,晚两年也耽搁不了什么。 只是临时换人,是皇上嫌弃曹颙身体病弱”还是真心体恤让他安心静养,省的有碍年寿? 前者的话,皇上变脸未免太快些,毕竟前些日子刚赐了新府给曹家:后者的话,说明曹颙圣眷稳固”即便错失其他机会,也会有其他机会。 而这样有人情味的皇上,现下能体恤曹*,以后也能体恤他这个做弟弟的才是… 十六阿哥眯了眯眼,心中已经有了决断。 看来,往后自己也要经常病一病才好…, …, 前些日子,他还眼气十三阿哥食亲王双傣,可自打得了恩典,得意迎神回府,十六阿哥便也知晓了什么是烈火油烹。 这个风头出的有些大。 十六阿哥本不是爱招摇之人,终于从飘飘然转为警醒。 他虽素来明泽保身,可实际上手握宗人府、内务府两处,对于宗室王公来说,他的风光绝对不亚于十三阿哥。 可从太祖高皇帝起,风光过的宗室诸王有几个好下场的? 更不要说,皇上并不是常搏之人,这些年来先是宠着哪个,随后翻脸处置的也不是一牟两个。 想着先前因皇上器重风光无限的十七阿哥,如今避府“养病”原因也不过是皇上的心意变化。 十六阿哥委实有些怕了。 他本不是贪心之人,如今在亲王位上,已经是暗暗侥幸。 换做其他人,许是还有个盼头,建功立业、爵位升一升之类。 可亲王上面,无爵可升,顶天了也就是食双亲王傣禄。 双亲王傣禄,又哪里有那么好吃的? 像十三阿哥那样,每天只睡两个时辰,十六阿哥自认为自己做不到… 鬼使神差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